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SY/T 6696-2007
儲罐機械清洗作業規范
3.6缺氧環境
環境中所含的氧氣的體積濃度低于環境體積濃度的20%
3.7顧客方
指儲罐業主
3.8惰性氣體
機械清洗作業過程中為了避免產生火災爆炸,向罐內注入的非助燃氣體,主要成分為氮氣,二氧化碳。
3.9油中攪拌
當清洗油罐的淤渣堆積高度較高、灌頂支柱不能夠著底時,為降低淤渣高度使其著底,利用清洗槍在油中進行高壓射流攪拌的作業。
3.10油移送
將清洗油罐中的殘油,移送到指定的其他油罐的作業。
3.11同種油清洗
用清洗機噴射和罐內所儲存油品相同的介質,溶解、分散淤渣類,回收有用成分的作業。
3.12水清洗
向清洗油罐中注入進行循環清洗所需量的水,邊使水循環,邊用清洗機噴射清洗,從而使油罐內部完全清洗干凈,回收更多的殘留油份的作業。
3.13清底管嘴
在利用原有的儲罐底部抽吸管口抽吸不充分時,采取在罐側壁檢修孔,攪拌器孔安裝的臨時裝置。通過該臨時裝置的彎頭、管線或者法蘭連接罐內與臨時抽吸管線的裝置。
3.14檢修孔
包括人孔、清掃孔、透光孔等各種工藝的管孔。
4 管理控制要求
4.1清洗隊伍的基本要求
4.1.1具有機械清罐資質。
4.1.2主要使用專用機械裝置,完成儲罐清洗。
4.2施工人員基本要求
4.2.1施工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持證后方可上崗,特殊工種操作應獲得國家或行業主管單位頒發的有效證書
4.2.2下述情況的人員禁止從事清罐作業:
——年齡未滿18周歲。
——有生理缺陷者。
——患有慢性病以及年老體弱者。
——油品過敏者。
——有外傷瘡口尚未愈合者。
4.3施工勞動防護用品的基本要求
4.3.1防護服的要求
根據罐內具體清洗情況,進罐人員應穿適當的防護服。防護服的要求:
a) 保證密封性良好,防止皮膚接觸罐內氣體。
b) 使用鮮艷顏色可增加施工人員之間的相互識別。
c) 防護服應有防靜電性能(防靜電工服配備應滿足SY/T 6340的規定)。
d) 配備防護帽、防護手套、防護鞋、防護眼鏡等。
4.3.2佩戴呼吸防護用具的空間
施工人員需進入氣體濃度較高的容器內,應佩戴呼吸防護用具。
4.3.3培訓
4.3.3.1呼吸防護程序
a)使用者應遵循防護用具的操作規程
b)呼吸防護用具的選擇應根據施工人員將要面對的危險等級而定。
c)使用者受過如何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具方面的指導和培訓。
d)呼吸防護用具應保持清潔。
e)呼吸防護用具應保存在一個方便、整潔、衛生的地方。
f)呼吸防護用具每次使用后、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同時也應定期進行檢查,每月至少檢查一次。
g)應保持對工作環境進行持續檢測,施工人員在施工環境下的暴露程度和所受的危害程度也應嚴加監視。
h)在沒有證實施工人員的身體條件符合施工需要和設備使用需要的情況下,不允許給這些施工人員分配需要使用呼吸防護用具的任務。
4.3.3.2檢查和合適性測試
每一個呼吸防護用具使用者都應接受合適性測試,這些測試包括講解和展示如何正確使用呼吸防護性用具,如何正確調節這些用具,以及如何確定這些呼吸防護用具是否合適。呼吸防護用具在無法進行臉部良好密封的條件下不允許使用。同時為了具備有效的防護功能,在施工者每次佩戴呼吸防護用具時都要進行臉部合適性測試。
4.3.3.3呼吸空氣的質量
呼吸空氣可以通過空氣罐或是空壓機提供。使用呼吸空氣壓縮機或提供一個合適的空氣凈化系統或者是以上兩種設備同時使用以確保所獲得的呼吸空氣的質量。
4.3.3.4呼吸空氣供給系統的位置
呼吸空氣罐應正確安放以保證呼吸空氣供給人員不會暴露在罐內和罐外的可燃氣體或是有毒氣體中。呼吸空氣供給系統應確保其安全以防止損壞或受到污染。
4.3.3.5空氣供給管路和接口
呼吸空氣供給系統應定期檢查以確保呼吸供給管路(包括各借口)的完整性和處于良好的狀態。呼吸空氣供給系統僅可作為呼吸空氣供給管線使用,不可移作他用。各接口應與其他供氣系統的出口不配套,以防止呼吸空氣供給管路與其他非呼吸用氣體或氧氣系統相連接。
4.3.4勞動防護用品的接口
詳細參見SY/T 6524
4.4施工工具的基本要求
4.4.1施工人員在施工區域使用的工具應是防爆工具。
4.4.2施工中的專用工具不得用于固有用途之外。
4.5照明燈具的基本要求
4.5.1施工區域內的固定照明燈具、移動照明燈具應是防爆燈具。
4.5.2施工區域內照明燈具的亮度應滿足現場施工條件。
4.5.3照明燈具的配備應參見JGJ 46
4.6氣體檢測儀的基本要求
4.6.1能夠連續檢測清洗油罐內的氧氣濃度。
4.6.2能夠連續檢測清洗油罐內的可燃氣體濃度。
4.6.3手持式檢測儀能夠檢測含氧量、可燃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的濃度。
4.6.4氣體檢測儀的配備應參見SH 3063
4.7通訊工具的基本要求
施工區域內的通訊工具應是防爆工具。
4.8施工設備的基本要求
施工區域內的所有電器裝置應防爆。
4.9清洗作業的基本要求
4.9.1清洗油罐的結構
a) 應是能夠設置所需數量的清洗機的結構。
b) 油罐中應有足夠的數量、足夠尺寸的抽吸管口。
c) 油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拱頂罐安全呼吸閥應能夠正常運行。
d) 防雷、防靜電裝置能夠正常運行的油罐。
4.9.2清洗油的使用量
為清洗油罐內沉淀淤渣,石蠟量的8倍~10倍以上。
4.9.3清洗油的性質
a)有充分的流動性,或者清洗時的溫度在流動點10℃以上。
b)淤渣含有量在體積分數為10%以下。
4.9.4清洗油罐中油的性質
a)關于高粘度油,應加熱至流動點10℃以上的狀態。
b)應掌握罐內堆積淤渣量及其分布狀態。
4.9.5水清洗
需供給相應的水和蒸汽。
4.9.6其他相關油罐的要求
a)接收油罐應能夠容納清洗后的全部回收的油量,有符合要求的接收管口。
b)清洗油供給油罐提供的清洗用油需沒有淤渣且數量能夠滿足清洗要求,有符合要求的供給管口。
4.9.7安全通道的要求
有放置施工機具的場地,有應急安全通道。
4.9.8動力電源
有動力電源供應,且容量滿足施工要求。
4.9.9水源
有充足供給清洗用的水源,并具有接收清洗水的條件。
4.10可清洗儲罐的類型
a)浮頂罐有外浮頂儲罐和內浮頂儲罐。
b)拱頂罐。
c)其他罐包括臥式罐、球形罐等。
4.11儲罐清洗驗收標準
a)儲罐外部無污油。
b)儲罐內部達到能夠工業動火操作的條件。
5儲罐清洗作業危險及防范
5.1儲罐清洗作業的危險
裝有石油或石油產品的油罐在進行機械清洗和油罐進入的全過程中,所有的施工會存在以下這些危險:
——火災和爆炸。
——缺氧。
——有毒物質(液體、蒸汽、煙和灰塵)。
——人身和其他危險。
5.2火災和爆炸危險
a)當可燃氣體和空氣達到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在遇明火時就會發生火災。
b)在儲罐停產到重新投產的這段時間內,儲罐內外都有發生火災的危險。這主要依據以下一些因素,包括儲罐設計和狀態,空氣/燃料比例、通風口數量。
c)因為揮發的氣體,罐內出現的明火有可能引起爆炸。當進行罐內施工時,應采取措施控制火源以避免發生爆炸。罐內的氣體需要進行測試。
5.3缺氧
罐內缺氧有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常壓或低壓儲罐內的烴蒸氣比空氣重,因而會驅散或稀釋空氣(氧氣)。如果儲罐被封閉,氧化過程(生銹過程)將會耗盡罐內的氧氣。在工人進入油罐之前,油罐應進行氧濃度檢測,并分析儲罐內部的氣體條件。當工人在罐內時,在需要時要對罐內氧氣含量進行檢測,以確保罐內的氧氣含量沒有發生變化。
5.4有毒物質
a)有毒物質根據其毒性、濃度和暴露時間,可以造成刺激、傷害、疾病,甚至死亡。根據有毒物質的性質和特點,有可能的接觸途徑是呼吸吸入、皮膚或眼睛吸收、誤食等。
b)硫化氫是一種劇毒、易燃的氣體,它有可能出現在油品的生產、儲存、酸性石油和石油組分的煉制過程。含有酸性石油或石油組分的儲罐應加以注意。
c)儲罐潛在危險的更加詳細的描述參見附錄A。
5.5人身和其他危險防范
5.5.1器材的吊裝運輸作業
a)超出車廂外及有散落傾向的器材,采取捆綁固定措施,并向交通管理部門申請。
b)施工現場,用警示帶進行隔離,禁止非施工人員入內,同時安裝安全標志牌。預留進行作業、檢查的安全通道。
c)鋼索、尼龍繩、吊索等吊具,應仔細檢查有無安全隱患。
d)指揮吊車作業,掛鉤作業由起重工進行,應使用允許負荷以上的吊具。
e)罐頂上氧氣體積濃度為20%以上,可燃氣體體積濃度為0.01%以下,硫化氫為10μg/g以下時可不戴面具作業。
f)罐頂器材吊裝時,應在防風壁上配置起重工,指揮作業。器材應分散放置。
5.5.2臨時設置工程
a)各機器的電機旁、清洗油罐的檢修孔旁、罐頂配置足夠的滅火器。
b)施工區域內按規定使用防爆工具。
c)與顧客方管線的連接,應安裝臨時閥門,與原有管線的連接,應使用撓性軟管進行過度連接。而且應在移送管線上安裝止回閥,以防止逆流。
d)使用撓性軟管時,應在最大安裝偏位范圍之內。
e)電氣機器的配線,需合格,并全部用接地線連接到接地棒上。
g)電氣機器的電源,需安裝漏電斷路器。斷路器使用應具有下述性能:
絕緣阻抗值:5MΩ以上;
運行電流:30mA以內;
運行時間:100ms以內。
h)臨時設置管線的連接部,需安裝銅制接地帶,其端部連接到油罐地線上。
i)高空作業時,應使用安全帶進行防護。
k)蒸汽管線應安裝安全閥,同時應進行包覆,以防止燙傷施工人員。
l)臨時設置結束后,使用空氣、水或氮氣進行滲漏試壓。
m)動火作業執行SY/T 5858中相應條款的規定。
5.5.3殘油移送
a)顧客方的設施,由顧客方操作。
b)移送油時要定期巡視,檢查有無漏油處。
c)在各個泵投入運行時,應按照檢查目錄定時進行檢查,運行中需確認、記錄電流、壓力等是否正常。
d)測定罐頂上的可燃氣體濃度,確認安全。
e)在罐頂側板上標上標記,確認罐頂各部是否均勻下降。
f)在確認罐頂支柱已著底后,注入惰性氣體,將油罐內氣層部的氧氣濃度保持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
5.5.4油清洗作業
a) 在移送油的過程中,應定期巡視,檢查有無漏油處。
b) 在各個泵投入運行時,應按照檢查目錄進行檢查,在運行中需確認、記錄電流、壓力、運行機器等是否正常。
c) 測量罐頂上的可燃氣體濃度,確認安全。
d) 測量罐內的氧氣及可燃氣體濃度,確認安全。
5.5.5溫水清洗作業
a) 由于油罐內的可燃氣體濃度降低,故應充分注意氧氣濃度的監測管理。
b) 檢查撓性軟管有無變形,法蘭盤部有無滲漏等。
c) 監視油水分離槽的液面高度,防止溢流。
5.5.6檢修孔的打開與換氣
a) 打開檢修孔時,應在有顧客方在場的情況下進行。
b) 打開檢修孔時,應使用防爆工具,佩戴呼吸防護用具。
c) 先打開罐頂檢修孔,繼之打開側壁檢修孔。
d) 在進行打開罐頂檢修孔的作業中,需指定監護人員,并在罐頂上下階梯口上,設置“禁止入內”的標志;打開檢修孔后,各個檢修孔,均應標出“禁止入內”的標志。
e) 打開側壁檢修孔時,應先從下風側進行。
f) 在打開檢修孔時,采取防止漏油措施。
g) 強制換氣使用防爆換氣扇。
5.5.7油罐的進入風險
a) 應有人佩戴供氧呼吸裝置先進入油罐,測量油罐內的氣體濃度。
b) 氧氣體積濃度為20%以上、可燃氣體體積濃度為0.01%以下,可不戴面具左右;可燃氣體體積濃度為0.01%以上時,應佩帶供氧呼吸裝置、供氧管面具作業;硫化氫濃度在10μg/g以上時,禁止進罐作業。
c) 在油罐進口處,設置在進罐作業前測量的氧氣濃度、可燃氣體及硫化氫濃度的記錄及進罐人員的身份登記。
d) 在油罐進口處,配置監視人,同時常備呼吸防護用具和滅火器。
e) 油罐進口處,用腳手架材料等搭好通道,油罐內配備照明,完善作業環境。
f) 油罐進口規定一處,其他均設置“禁止入內”的標志。
6儲罐氣體檢測
6.1氣體檢測設備
a) 固定式檢測儀能夠連續多點監測清洗油罐內的氧氣濃度和可燃氣體濃度。
b) 移動手持式檢測儀能夠監測含氧量、可燃氣體、硫化氫濃度和一氧化碳氣體濃度。
c) 所有檢測儀應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認可并定期進行校驗。
6.2氣體檢測
a) 檢測人員應經過特殊培訓并且持證上崗。
b) 手持式檢測儀的使用遵循SH 3063的規定。
c) 在對罐內氣體進行檢測前,儲罐通風一定時間,以便使罐內氣體達到平衡條件。檢測人員在進入儲罐進行檢測之前,應佩戴呼吸防護用具。
6.3惰性氣體的注入作業
a) 惰性氣體發生器的操作,應由持證者進行。
b) 對罐頂上有可能漏氣的部位進行密封。
c) 罐頂支柱著底后移送油時的惰性氣體的注入量,應確保油罐內的微正壓。
d) 油罐內氧氣濃度保持在體積濃度為11%以下視為安全作業環境。但一般作業中,將油罐內氧氣濃度保持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氧氣濃度如達不到11%以下,采取控制罐內可燃氣體濃度處于過濃[大于10%(體積分數)]環境或過缺[小于1.5%(體積分數)]環境;并將油罐內壓保持微正壓。
e) 油罐內氧氣濃度,用氣體檢測儀進行隨時監測。通常測量油罐內2處~6處氧氣濃度指標。
f) 惰性氣體發生器周圍,應標出“無關人員禁止入內”的標志。
6.4文件資料
儲罐氣體監測詳見附錄B。氣體檢測結果、檢測時間及監測人的簽名應妥善保存。
7清洗準備
7.1現場勘查
7.1.1勘查車輛設備拉運路線及沿途相關要求
a) 相關人員從設備拉運起點到終點之間路途進行乘車勘查,確定沿途路程是否暢通,在雨季應尤其注意道路有無泥濘阻礙車輛通過。
b) 對于通過城市路段應注意有無車輛限速、車輛限高要求,判斷施工車輛能否通過,選擇合適的行車路線。
c) 確定清洗機械設備及器材拉運路程的距離,對所需車輛數量和所需燃油量做出正確預測。
d) 正確選擇開始拉運時間,對于到達施工地點的時間應以適合顧客方配合施工方施工為宜。
e) 確定車輛進出儲罐清洗作業現場道路。對于大型載重車輛進入油站庫,應充分考
察站內路途的寬度和承耐性,防止因超高超重破壞顧客方設施,選擇正確的行車路線。
7.1.2 勘察臨時設置相關要求
7.1.2.1 確定設備擺放位置
a)根據作業現場實際情況,決定設備設置場地,設備的擺放應充分考慮設置場所的面
積大小,設置場所是否有限制、所使用起重機的起吊能力、設備重量的情況下進行。清
洗設備應盡量設置在距清洗油罐較近的地方,并需選定容易檢查、操作的場所。
b) 清洗設備盡可能設置在相對低的位置上,裝置的設置還應考慮到與清洗油供給管
線、回收油移送管線、油水分離槽、原有設備等連接的情況。原則上清洗設備應放置
在距清洗油罐抽吸管口較近的位置。
7.1.2.2 確定清洗油罐、清洗油供給油罐、移送對象油罐信息
確定清洗油罐、清洗油供給油罐、移送對象油罐的結構、罐號、容量、運行現狀、油品現容量、油質狀況和其他與顧客方需要互相協商的事項。
7.1.2.3 確定各管線連接點及使用量
與顧客方人員確定清洗油罐、清洗油供給油、移送對象油罐和清洗設備相連接的連接位置,法蘭直徑,管線長度。確定蒸汽管線、清水管線的連接位置、規格型號、管線長度。
7.1.2.4 確定管線連接是否需要發生動火作業
明確動火級別、部位、動火作業所需材料。
7.1.2.5 確定動力電源的連接位置和電纜長度
注意驅動電源的電壓、頻率、容量是否和設備匹配。根據清洗設備電力總容量與顧客方電力管理人員確定設備動力電纜的連接部位,判斷所需電纜總長度。
7.1.2.6 確定需搬運的作業器材的種類、型號、數量
明確現場設備擺放地點,要合理方便。
7.1.2.7 確定清洗機使用數量及罐頂作業其他事項
根據儲罐類型及容積確定清洗機使用數量及分布位置,確定罐頂需作業的其他事項。
7.1.2.8 確定生活區相關要求
與顧客方人員協商生活區位置,應盡可能靠近作業現場,方便工人施工,同時選定生活區位置時要考慮方便生活物資的采購。需要顧客方人員指定臨時電源、生活用水的連接點、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等。
7.1.3 確定應急聯系方式
確定與顧客方有關人員的聯系方式。確定當地主要醫院、應急機構的聯系方法以防意外發生,并形成有效記錄以備使用。
7.2 準備工作
7.2.1 編制施工計劃
編制施工計劃應注意事項:
——根據臨時設置管線圖的主要事項及安全事項對施工人員進行充分說明。
——設置管線應選擇最短距離。
——各種機器、管線類,在布局上,應留出操作和檢查作業用的足夠的空間。
——應事先確認與原有管線的連接部位及周圍狀況。
——管線應安裝在管架上,避免直接接觸地面或罐頂。
——與原設管線接觸的臨時管線,應用毛毯等隔開,以防止損傷顧客方管線。
——法蘭盤密封墊應使用規定的規格、質量。
——螺栓、螺母的質量應合格。
——高粘度油管線上,應包覆保溫材料保溫。
7.2.2 施工手續的辦理
根據現場勘察的情況,確定可進行機械清洗后,即辦理相關手續。
7.3 器材的搬運
a)明確運輸卡車、吊車使用數量、使用日期、使用時間、進出路線,制定完善的運輸計劃。
b)在車輛通行和使用時,不要損傷設施,同時遵守載貨汽車的最大載重量和高度限制。
c)在運送器材時,為了保持器材穩定,管類裝入鋼管框內,清洗機裝入專用箱內,閥類、短管裝入鋼絲網箱內搬運,罐頂用器材與地面用器材,應盡量分別裝到不同的卡車上。
d)吊環、吊鉤、鋼絲繩、捆綁帶、吊管帶等,應使用允許荷載以上者。在卸器材時,應堆放成便于進行起吊作業的狀態。
e)電動機、泵等及氣體檢測裝置類器材,裝車時注意不要堆放。
f)較重物品的擺放就位應事先確認方向、位置。
g)需要防濕防雨的設施物品,應采取防雨防濕措施,妥善放置保管。
h)捆包物品、裝箱物品、應集中放到器材放置場,但應注意留出出入空間。
7.4 臨時設置工程
臨時設置工程見附錄C。
8 清洗工程
8.1 施工時遵守的事項
——此項作業以徹夜連續24h進行施工。
——罐頂作業遵守安全事項。
——罐頂作業需攜帶防爆對講機,能夠與地面隨時聯系。清洗機的轉換等全部作業,都應一邊與地面聯系一邊進行。
——需經常檢查罐頂管線有否漏油。在清洗機運行中,需確認管密封,部位是否有油噴出。
——定期對罐內進行檢測,掌握油中攪拌的效果,隨時改變清洗機運行計劃,有效地推進工程。
——交班時,對于油中攪拌作業的進行狀況、清洗機運行計劃的變更等,應明確告訴換班人員。
——在浮頂罐側壁幾個位置上標上標志,監視罐頂是否均勻下降。
8.2 油中攪拌作業
8.2.1 作業的條件
當清洗油罐的淤渣堆積高度較高、清洗介質無法直接擊打在清洗油罐的罐壁表面上,為了降低淤渣高度而進行的作業。成品油儲罐、污水罐、罐內無淤渣的儲罐可不進行本作業。
8.2.2 檢測
a)利用罐頂開口部的檢測孔、檢修孔、支柱套管等進行測量。確認淤渣的高度及量、分布狀況。
b)將分布狀況標在圖上,以便進行判斷。
c)根據檢測結果,確定清洗方式的選擇、清洗機的配置、日程等施工方法。
8.2.3 油中攪拌方式
根據淤渣的堆積高度及量、選擇如下兩種方式:
a)循環方式:淤渣量雖不太多,但部分淤渣堆積高,浮頂罐罐頂支柱無法著底時,采用這種方式。該方式是使用回收裝置,利用清洗油罐本身的油進行循環,從而進行攪拌的方式。
b)對流方式:罐內淤渣量多,即使令堆積淤渣高度均勻化后,浮頂罐罐頂支柱仍不能夠著底時采用這種方法。該方式是使用回收裝置,利用油在清洗油罐與清洗油供給油罐間循環的方式。
8.2.4 施工方法
8.2.4.1 循環方式
a)循環路線與通油:
——循環路線:清洗油罐—回收裝置—清洗機—清洗油罐。
——確認回收泵的排出壓力是否上升至全額定壓力。
——略打開回收泵的排出閥,邊從豎管頂部的排氣閥排出空氣邊通油。
以上循環管線的通油結束,進行移送管線的通油。
——將回收泵投入運行,略打開排出閥,邊用移送管線末端的排氣閥排出空間邊通油。
b)清洗機的運行:
——進行油中攪拌時,安裝清洗機應避開罐內的障礙物。
——原則上2臺同時運行,每輪運行2h,但可根據檢測記錄,隨時決定運行時間與順序。在堆積淤渣較硬時,為了提高噴射壓力,也可將運行臺數減少至1臺。清洗機的運行,只以底板清洗方式進行。
——運行順序,從山形堆積淤渣的周圍開始,逐漸向堆積淤渣堆的中央部移動運行位置。
——每2h對清洗機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檢測每天定時進行2次以上,以掌握油中攪拌效果及堆積淤渣的溶解狀況。在使堆積淤渣高處的清洗機運行后,隨時進行檢測,以確認效果,制定以后的清洗機運行計劃。
——在堆積淤渣的高度低于罐頂支柱著底高度時,油中攪拌作業即告結束。
c)油中攪拌工程中的油的移送:若在開始油中攪拌時的油位較高,則需在淤渣高度通過油中攪拌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時暫時中斷油中攪拌,進行油的移送。在將油移送至罐頂高度快達到淤渣高度的最高處時,再次進行油中攪拌。降低液面高度后進行攪拌,則溶解較好。
8.2.4.2 對流方式
a)循環路線與通油。
循環路線:清洗油罐—回收裝置—清洗油供給油罐—清洗裝置—清洗機—清洗油罐。
b)將回收泵投入運行,確認壓力上升至額定壓力。
c)略打開回收泵的排出閥,向移送管線通油,用移送管線末端的排氣閥排出空氣。
d)略打開清洗油供給油罐的閥門,向清洗油供給管線通油,用過濾器及清洗泵的排氣閥排出空氣。
e)使清洗泵運行,確認壓力上升至清洗泵的關閉壓力。
f)略打開清洗泵的排出閥,向豎管通油,用同管線頂部的排氣閥排出空氣。
8.3 油移送作業
8.3.1 施工方法
a)移送路線與通油:
——移送路線:清洗油罐—回收裝置—移送對象油罐。
——對回收裝置進行排空,將回收泵投入運行,確認壓力上升至零流量壓力。
——略打開回收泵的排出閥,向移送管線通油,用移送管線末端的排氣閥排出空氣。
b)移送要領:
——有關直到清洗結束為止,均為連續作業。
——在開始移送殘油之前,確認清洗油罐與移送對象油罐的油面高度。
——將回收裝置投入運行,并做好記錄。
——移送過程中,應在浮頂罐側壁上標上標志,檢查罐頂是否均勻下降。
——當罐內液面與罐頂間出現氣層時,應暫時停止移送,注入惰性氣體后再開始移送。
——在注入惰性氣體后,為將油罐內的氧氣濃度控制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而調節惰性氣體注入量。
c)移送結束。
要根據清洗油罐的檢測結果做出:
——從清洗油罐吸口吸入氣體時。
——因殘油粘度高而不能夠移送時。
8.3.2 惰性氣體的注入
8.3.2.1 準備作業
a)罐頂上的密封:
——罐頂上的開口部、清洗機設置處的密封雖已在臨時設置工程中結束,但在罐頂著底后,需在罐頂與油面形成氣層時停止殘油移送,進行下述密封作業。
——用密封材料密封導向柱與罐頂的貫通部。
——密封罐頂浮船邊緣與壁板之間的間隙。
b)油罐內氣體濃度監測:見附錄C。
8.3.2.2 方法與順序
8.3.2.2.1 注入開始時期
在殘油移送作業中,當罐頂與油面間出現氣層時,暫時停止殘油移送,在進行密封作業后,開始注入惰性氣體。
8.3.2.2.2 注入量
a)為了保持將氧氣濃度控制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的惰性環境和將油罐內壓力保持微正壓,需控制注入量。
b)移送作業:在油移送的同時,進行惰性氣體的注入。
c)同種油清洗——溫水清洗作業。
油罐內氧氣濃度穩定維持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時,每小時注入量以油罐內氣層容積的1%—2%為尺度。
8.3.2.2.3 氧氣濃度的管理
a)測量準備:在清洗油罐的油面降至1m以下后,將氣體取樣軟管固定在罐頂下部300mm—5000mm的位置上。密封設置軟管處的空隙部。
b)調整注入量的基本準則:其間斷注入,不如連續注入較為理想。氧氣濃度以體積濃度8%為基準,超過8%,處于上升傾向時增加注入量;處于下降傾向時減少注入量,將氧氣濃度保持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
c)根據具體狀況調整注入量:氧氣濃度上升較大時,除了起因于強風、暴雨等自然環境之外,也有時出自于氣體取樣軟管漏氣等測量裝置的故障,因而需要從油罐內可燃氣體濃度所導致的氧氣濃度的變化和因油罐呼吸而導致的氧氣濃度的變化查找。
d)可燃氣體濃度的管理:在殘油移送至溫水清洗作業中,可燃氣體濃度高,有時會超過體積濃度為30%,在溫水清洗作業的后半,則會在體積濃度為20%以下。進行連續罐內氣體檢測,確認施工安全。
e)測量裝置的管理:確認濃度是否正確并已進行記錄。
殘油移送的開始、結束、清洗工程的開始等工程過渡及進行暫設檢修孔的安裝等特殊作業時,需在記錄上記載轉換氣體濃度范圍的日期、時間。
8.4 同中油清洗作業
8.4.1 計劃事項
通過殘油移送結束后的檢測結果等,掌握總殘量、淤渣量及淤渣分布狀況,并據此制定清洗機運行計劃和日期。
a)時間的決定:因油罐底面積的大小、吸口數及尺寸、淤渣的形狀、清洗油的性質等而異,但基本上可根據清洗機設置總數、清洗機同時運行數量、清洗機運行時間計算。
b)清洗機運行計劃:清洗機為2臺同時運行,應避免聯結在同一支管上的清洗機的同時運行。
——清洗機應設定成底板清洗方式,先從靠近吸口的清洗機開始運行,在吸口附近淤渣較多時,不用限定清洗機運行時間,一直持續到淤渣熔化為止。
——依次運行外周部的清洗機。
——運行淤渣量多的部位的清洗機,繼之依次運行中央部的清洗機。
——在淤渣量變少時,將清洗機的清洗方式轉換成全面清洗,全面清洗的運行順序,是從中央部開始,依序移向外周。
c)清洗油的需要量:
清洗油的需要量=同種油清洗時間×清洗泵每小時的額定流量
d)清洗油的性質:清洗油的淤渣含有率 應在體積濃度為10%以下,宜與清洗油罐中的油是同種油;若不是同中油,只應符合下述條件:
——選擇與清洗油罐的油粘度相同或粘度低的油,其凝固點應比環境溫度低出10℃以上。
——選擇流動點與清洗油罐中的油相同或較之低的油。
——淤渣含有率越低越好,應在體積濃度為10%以下。
e)清底管嘴的設置:在原設的青底排放管口不足時或原設清底管嘴的吸口比較高,吸油不足時,應安裝臨時清底管嘴。
安裝時不論是在同種油清洗開始之前,還是在同中油清洗途中,都應考慮到油罐中殘留油高度等各種狀況。
8.4.2 施工方法
8.4.2.1 循環路線及管線通油
a)循環路線:清洗油罐—回收裝置—清洗油供給油罐—清洗裝置—清洗機—清洗油罐。
b)管線通油:
——略打開與清洗油供給油罐的連接閥,向清洗油供給油罐與清洗裝置間的管線通油,從過濾器及清洗泵的排氣閥放出殘留的空氣。
——啟動清洗泵,確認泵壓已上升到最高值穩定后,緩慢打開出口閥。
——略打開清洗泵的排出閥,向豎管通油,從同管線頂部的排氣閥排出空氣。
——略打開安裝在罐頂管線末端的沖洗閥,向罐頂上的管線通油。
8.4.2.2 開始同種油清洗前的準備與確認事項
a)打開循環路線上的閥門。
b)按照清洗機運行計劃,將最先運行的2臺清洗連接上驅動動力管線,打開油進口閥,確認其他清洗機的油進口閥是否切實關閉。
c)確認所有的清洗機是否確實設定為底板清洗方式,離合器是否已咬合。
d)確認油罐內氧氣濃度是否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
8.4.2.3 同種油清洗作業的開始
a)開始同種油清洗作業時,應由罐頂與地面負責人員使用防爆對講機取得聯系后進行。
b)啟動清洗泵,確認下述事項:
——清洗機入口的壓力應為不低于0.6MPa。
——清洗管線各部不得有漏油處。
——清洗泵無異常音響,運行正常。
——應向已做好準備的清洗機通油。
c)打開清洗機的驅動閥,確認運行是否正常。
d)啟動回收裝置。確認回收裝置是否無異常音響,各部位有無滲漏。
8.4.2.4 施工中的管理
8.4.2.4.1 清洗要點
要有效地進行同種油清洗作業,就應在油罐內淤渣上無液狀油覆蓋,處于裸露狀態下清洗。這是因為清洗油的噴射能直接噴到淤渣的表面上,擊碎、溶解淤渣的效果好的緣故。因此,應盡量減少油罐內可流動的油。
8.4.2.4.2 機器的運行管理
a)機器運行記錄:每2h對運行裝置、清洗機等進行檢查并記錄,確認有無異常。
b)回收油量的下降與對策:在進入同種油清洗作業的后半程之后,回收油的抽吸量,會因清洗油罐的油面下降、殘油的粘度高等而降低。為了不使液狀油殘留在油罐內,通常采取下述方法:
——降低清洗油的壓力,減少清洗油量。
——運行清洗機由2臺減少到1臺,以減少清洗油量。
——清洗油泵,在移送完清洗油罐中的殘油后,再打開清洗機。
c)臨時設置管線的掃線:在清洗油為高粘度油時,油若停留在管線內會凝固堵塞管線,故應進行管線的掃線,管線的清除,在下述場合進行:
——換清洗機時。
——同種油清洗中斷時。
8.4.2.4.3 氧氣濃度與油罐內壓的管理
有關在強風或下雨時,氧氣濃度會上升、油罐內壓會降低,故應調節惰性氣體流量。另外,在白天氣溫上升時,有時可燃性氣體的濃度會上升、氧氣濃度會下降,故應避免注入過多的惰性氣體。
8.4.2.4.4 清洗油罐側壁抽吸閥的調整
a)淤渣等被清洗油溶解后的油,最為理想的是從側壁抽吸閥均勻地抽吸、回收。
b)一般多將運行中的清洗機附近的吸口閥開大,將遠處的閥的開度關小。
c)在進入罐內油量少的同種油清晰后半期后,會因油罐底板的傾斜造成的油液分布不均勻,溶解油的粘度,距回收裝置的距離等因素造成回收不穩定。
d)這時,應關閉吸入氣體的閥門或將其開度關小,以免降低抽吸裝置的抽吸能力。
e)雖處于能夠抽吸油的高度上,但吸口中切卻有氣體混入的情況,應運行該抽吸口周圍的清洗機,消除堆積的淤渣。
f)因溶解油的粘度高而混入氣體的場合。
g)含淤渣類較多的溶解油,粘度高,流動不良,在流動偶爾中斷時,其間會吸入氣體,這種場合,關小抽吸閥的開度,相應流動量縮小。
h)因距回收裝置的運行而混入氣體的場合。抽吸裝置離抽吸口的距離越短越吸力便越大,因此,若閥的開度相同,則抽吸裝置進出的吸口便會混入氣體。應將回收裝置近處的抽吸口的閥開度關小,將遠處抽吸口的閥開大,以取得均衡。
i)因油罐底板傾斜而混入氣體的場合。當油罐內殘油較少時,會從因傾斜而位置相對高的吸口起依序混入氣體,這時應關閉混入氣體的吸口閥,最后從最低的吸口回收溶解油。
8.4.2.5 結束同種油清洗的判斷
a)通過檢測確認檢測部位的淤渣確實已消失。
b)確認回收油與清洗油中的淤渣含量確定已基本上一致。
c)清洗油供給油罐的油面高度。
8.4.2.6殘油的移送
移送殘油,直至最低處的吸口也吸入氣體為止。
8.5溫水清洗作業
8.5.1施工計劃
8.5.1.1注入水量的計算
所用水宜為清潔水。注入水量可根據油罐底面至清底吸口的高度、油罐內徑與油罐底面的傾斜度、循環系統管線及油水分離槽的容積算出。
8.5.1.2溫水的溫度
溫水的溫度宜在70℃左右。
8.5.1.3利用油罐內加熱盤管加熱
必要時向油罐內的加熱盤管中注入蒸汽,提高油罐內溫度。
8.5.1.4清洗機的運行
a) 清洗機的運行從油罐中央部依次移向外周部運行。
b) 清洗先清洗頂板的油分、附著物、然后再進行側面與下面清洗。
8.5.1.5時間的決定
根據清洗機設置的臺數、清洗機同時運行的數量、清洗機運行時間決定。
8.5.2施工方法
8.5.2.1初期殘油的回收
回收方法:
——回收浮油:油罐內注入溫水,使用回收泵回收上浮到水上面的浮油。
——殘油回收路線:清洗油罐→回收泵→移送對象油罐。
——結束回收的判斷:定期從回收泵的排氣孔中取樣檢查,清洗水中無較多油分后即
可結束。
8.5.2.2循環清洗與浮油的回收
a) 循環路線與油分回收路線:
——循環路線:清洗油罐→回收泵→油水分離槽→清洗泵→清洗機→清洗油罐。
——油分回收路線:油水分離槽→浮油回收泵→移送對象油罐。
b) 開始溫水清洗前的準備與確認事項:
——將全部清洗機設定為頂板清洗方式。將中央部的2臺清洗機做好運行準備。
——打開循環路線上的閥門。
——確認油罐內氧氣濃度是否確實在體積濃度為8%以下。
——往油水分離槽中注入體積分數為80%左右的水,并加溫。
c) 開始溫水循環清洗:
——將清洗裝置投入運行,并確認下述事項:
溫水水壓應逐漸上升,罐頂上的壓力應不低于0.6MPa。
向做好運動準備的2臺清洗機通水,各管線不得漏水。
運行機器不得有異常音響。
——啟動回收泵,確認下述事項:
回收泵不得有異常音響。
回收泵及清洗泵連續運行,通過調節回收泵及清洗泵的各出口閥的開度將油
水分離槽保持在中位~高位之間。
——打開清洗機的驅動閥,開始運行清洗機。
——通過清洗罐頂的噴水聲等確認清洗機是否在正常運行。
d) 施工中的管理:
——殘油回收:在溫水清洗中,應適時地用浮油回收泵,抽吸在油水分離槽因密
度大小而分離、上浮到水面上的油,將其移送到移送對象油罐。應注意回收
油中不要混入水分。
——定期進行檢測,檢查油罐內的溫水量、淤渣量、油分的狀況。
——機器的運行管理同于同種油清洗作業,但應注意油水分離槽的液面。
——清洗機的轉換及清洗方式的轉換,應按照清洗機運行計劃表管理。
——油罐內的氣體濃度與內壓的管理:氧氣濃度、可燃氣體濃度與內壓的管理參
考于同種油清洗作業,但隨著油罐內的油量逐漸減少,有著可燃氣體濃度降
低、氧氣濃度上升的傾向,故應予以充分注意。
——溫水的溫度管理:調節送往熱交換器的蒸汽量,將溫水的溫度保持在70℃
左右。
——檢查項目同于同種油清洗作業,但由于循環液的溫度上升,故應注意管線各
部有無泄漏,以及運行機器有無發熱等異常。另外,當清洗工程進入后半期,
用來防止漏氣的密封材料有破損和脫落的可能。
——將殘油移送油罐的油面高度記載到相關記錄上,確認移送量。
8.5.2.3結束溫水清洗的判斷
a) 油水分離槽的浮油變少。
b) 循環溫水中的油份基本上已無。
c) 油罐內已無浮油
d) 油罐內的可燃氣體濃度下降。
9打開檢修孔和換氣
9.1通往油罐的管線的隔離
在打開檢修孔之前,顧客方應先對清洗油罐所有進出口閥門進行關閉隔離后鎖定,以確保油罐內作業人員的安全。
9.2罐頂檢修孔的打開
a) 拆除設置在罐頂部位上的密封材料之后,再打開檢修孔。
b) 打開時應以3人~4人為1組迅速進行,打開后應迅速離開罐頂。
9.3側壁檢修孔的打開
a) 再次確認油罐內的殘水高度,防止打開后溢出。
b) 因是危險性作業,故應在短時間呢誒結束。
c) 檢修孔的打開先應從處于下風的檢修孔進行。
d) 打開后,檢修孔四周應拉上警戒繩索,以禁止入內。同時應標出禁止入內的標志。
9.4換氣
a) 自檢修孔打開時起,至檢查結束為止,一直進行。
b) 自然換氣:
——通常利用各檢修孔的高低差進行自然換氣。
——達到入罐作業環境所需換氣時間,因油罐大小、打開的檢修孔數、氣象條件等
而異。
c) 強制換氣:在自然換氣無法達到施工條件時,宜在側壁檢修孔上安裝換氣扇,進行強制換氣。
10儲罐進入
10.1一般規定
a)施工人員進入清洗油罐內要有經過審批的進罐許可證。
b)儲罐進入的條件和預防措施根據儲罐進入的潛在危險、氣體檢測結果、其他人身危險,以及施工地的結構情況和限制條件而定。
10.2具有特殊防護措施的進入
以下任何一種危險,使這次進入被歸為具有特殊防護措施的進入:
a) 氧氣濃度低于體積濃度為20%。
b) 可燃氣體濃度高于罐內油品爆炸下限的體積濃度為10%。
c) 罐內溫度超過進入施工人員的生理承受能力。
d) 任何其他能夠立即對人身造成傷害的氣體條件。
e) 出現任何能夠造成進入者發生吞沒現象的情況。
f) 罐內有毒物質和H2S濃度超過能夠影響進入者進行自救的能力的范圍。
10.3無需采取特殊防護措施的進入
如果儲罐能夠滿足以下所有條件,則施工人員可以無限制措施地進入儲罐:
a) 罐內氧氣濃度與罐外相同,一般體積濃度為20%左右。
b) 可燃氣體濃度等于體積濃度為0%。
c) 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濃度符合國家、行業、地方的規定。
10.4儲罐進入的風險與防范
儲罐進入的風險與防范應參見API 2015
11最終清掃
11.1確認事項
a) 通往油罐的管線的隔離:應拆下外部通往油罐的油管或通過插入盲板進行完全隔離。
b) 入罐前確認:在進行油罐內部作業之前,務必遵照安全對策事項進行。
c) 測量油罐內的殘留物量:
——用測量桿測量油罐內的殘油水量及殘余淤渣量。
——確認殘油水及殘余淤渣的形狀,與顧客方探討處理方法。
11.2殘油水及殘余淤渣的處理方法
a) 殘油水的處理:
——能夠回收的浮油,用小型泵移送到接收油罐。
——殘水的移送去向,應按照顧客方的要求,移送到指定地點。
b) 殘余淤渣的處理:將罐內殘余淤渣進行收集,現場交由顧客方處理。
11.3最終清理清洗
最終清理是以達到能夠工業動火作業,進行儲罐檢修為目的。
12解體、撤除工程
12.1管線解體
a) 管線內的殘存油水,在打開檢測孔之前,清除到清洗油罐內統一處理。
b) 罐頂上的管線,在完成溫水清洗,清掃干凈后,即可進行解體拆除。罐頂上惰性氣體管線、蒸汽管線、壓縮空氣管線、檢測管線等都可拆除。
c) 罐下的管線,在完成罐內殘存油水移送后,亦可進行解體拆除。其他用具一并可進行拆除。
12.2拆除清洗機
正確拆除清洗機見附錄C。
12.3豎管拆除
豎管拆除見附錄C。
12.4解體器材的清理與整理
12.4.1解體器材的清理
a) 管線、軟管、油水分離槽、過濾器等器材應進行內部清理。
b) 工業垃圾應搬運到指定場所保管。
12.4.2解體器材的整理
a) 器材按種類、尺寸整理并進行包裝。
b) 對損毀器材及待檢修器材進行統計。
c) 對易漏油的器材,防水、防濕的器材進行防護。
12.5器材的運出
采用與運進時相同的裝車方法。
上一條:如何清洗與保護發動機的燃油系統 DATA:2016/7/6 11:37:34
下一條:清洗主要工作流程 DATA:2016/7/6 11:36:32
Copyright © 2019 青島星空凈化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魯ICP備08011326號-2 Newit.cc